赏艺术·以美育人--油画《井冈山会师》赏析

    发布日期:2025-07-25 10:20: 浏览量: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一小部分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毛泽东和朱德所率部队的会师,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的力量,为进一步扩大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伟大意义。

    图片4.png

    林岗 《井冈山会师》 

    油画 200cm×380cm 1975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井冈山会师》创作于1975年。这件作品有序地处理了主题情节,整个构图从左右向中间汇合。朱德和陈毅的队伍从山脚下,从画面的右方走上了井冈山,站在画面中心的毛泽东则已经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正在等待着与这支革命战友带来的队伍会合。画面中毛泽东、朱德紧紧相握的手,既有"会师"的象征涵义,又起到了"两眼"的作用。画面中湛蓝的天空,高大的老松,以及迎风飘扬的红旗,使得整体气氛热烈面欢快。作者充分运用色彩表现空间,利用色彩的微妙变化来体现远近、转折关系,以此形成“色彩的交响”。

    《井冈山会师》这幅油画的历史背景是发生在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并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井冈山的胜利会师,保存了党的革命火种,为最终武装夺取政权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伟大意义。


中心概况
组织机构
规章制度
新闻公告
教育教学
艺术活动
艺术学习
人才培养